本文结合近期文献,介绍智能体的概念以及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体系统设计、实现、评估和应用。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继今年3-6月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近期看了第二部历史相关的作品。许葆云的这部《苏东坡传》被定位成历史小说,即人物生平事件的主体脉络是对的,但是具体细节有多处是想象的,未必符合史实。用小说的写法来讲述历史,这一点在当年明月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优点是让历史和人物十分鲜活、代入感强,对于历史积累和素养不深的读者而言更容易读下去,也更容易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对人物内心的纠葛所感产生共鸣。
《突破天性》读书笔记
时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些博主以自己的MBTI来作为签名(比如之前提到过的美香煎饼),也有些账号专门围绕“INFJ”(据说是占比最少得一类人)这种MBTI所定义的人格类型发布相关内容。不知道你有没有测过MBTI,如果测过那你是什么类型呢?你会以这个来定义你自己吗?或者,你有意识到你在定义自己的人格然后限定自己吗?
第一性原理 vs 类比思维
前不久在一个会议上听到有人引用艾隆·马斯克关于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的观点,出自他在2012年接受Khan Academy采访,原话是这样的:“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类比思维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类比,跟风去做别人已经做过或正在做的事情,这样只能产生微小的迭代,而不会带来真正的突破。”
“First principles is kind of a physics way of looking at the world. And what that really means is you kind of boil things down to the most fundamental truths and say, ‘OK, what are we sure is true?’ and then reason up from there. That takes a lot more mental energy. Someone could — and people do — take the approach of, ‘Well, we’ll do it because it’s always been done that way.’ Or they may slightly iterate on the past, essentially by analogy. But first principles reasoning allows you to make decisions from a much more foundational standpoint.”
《稀缺》读书笔记
几年前看到这样一条朋友圈:“今早9:00驾校练车,从住地到驾校需要公交车30min,于是我8:15起床,5min洗漱,3min下楼买了早餐,6min从食堂骑车狂奔到公交车站,看到还剩下1min才是公交到站的时间,我气喘吁吁但又心满意足地开始吃早餐,准备1min之后上车。然而公交车晚点了,结果我迟到了,第一天就被教练骂了……”
《将心注入》读书笔记
《将心注入(put your heart into it)》这本书是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创业奋斗史,以星巴克从0到1的诞生、从1到n的发展过程作为主线,其中交织着舒尔茨对个人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零售服务业的境况、企业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品牌意识等多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前景理论和决策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传统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理性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能够完全了解任何与决策有关的信息(即完全信息),进而从自己的最大化利益出发做出最优的选择。如果市场上参与交易的人不是理性人或不能克服信息不对称,那么他很快就会破产、被市场淘汰。所以理性人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冷冰冰、不近人情、没有情绪和冲动、从不失误;然而与此同时,纯粹的经济人、理性人就是社会白痴,情感无能,毫无情商可言。
然而事实上的人真的是这样吗?相信只要做过人,就绝不会说是。如果人人都是理性人,那就不会有冲动消费、抽烟酗酒、沉迷赌博和激情杀人等等的事情发生了。传统经济学之所以把人当做理性人,是为了简化人的决策过程,通过假设不存在很多其他难以量化的因素(如情绪、动机),来建立精确的公式进行预测。
《低欲望社会》读书笔记
《低欲望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危机与破解之道》这本书的作者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管理学家,这本书吸引我的点是它的标题。人口老龄化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面临的问题,中国出生率也在大幅下降,所以国家才会出台三胎政策来刺激生育,但是身边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表示不想结婚生子。
《我看见的世界》读书笔记
《我看见的世界》(The World I See)这本书是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的自传,既包含了她身为移民的个人成长史,也交织着人工智能跌宕起伏的发展史,生动展现一位科学家的生活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联。整本书文采飞扬,很多地方文字极为深刻动人,也有不少幽默的地方让人会心一笑,这种人文情怀是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人工智能领域比较少见的。作为一位女性的她,成为AI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和美国三院院士(国家工程院、国家医学院、艺术与科学院),每一件都令人仰望。
《李光耀观天下》读书笔记
李光耀是新加坡开国元首,华裔,祖籍广东,中学毕业于新加坡顶尖英式学校莱佛士学院,后留学英国剑桥学习法律。由于当时毕业后并不被准许留在英国,李光耀返回新加坡从事律师工作,机缘巧合加上个人才能抱负进入政坛。这本书是李光耀在89岁高龄(2013年)出版的,其中既包括他对世界政治格局、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论述文章,也包括他与记者、其他领导人的对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