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e Wu

Beauty always leads us to truth.

0%

地铁站台上的破防

北京很大,四通八达的地铁线为通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工作以后,先后经历通勤30min、换工作后通勤1h20min、换工区后通勤1.5h,通勤时长越来越长,有时会让我觉得生活在给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层层加码。

从今年2月份年假回来就打算换房子,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想租整租并且在能接受的价位区间,就只能距离远;住得近就得合租,并且晾晒衣服、采光通风等很多条件都与价格强绑定。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搬家是很辛苦的,每次搬家都有掉层皮的感觉,所以找到的房子如果相比于现在没有明显优势,会更加不想决心搬。

地铁通勤如果是端到端不用换乘会感觉好一些,但是换工区以后,要换乘4条地铁线,其中有一条线在站内换乘时由于人太多,人头攒动,乌压压一片的脑袋在地下通道缓慢前行,第一次见到这个场面时特别压抑。但是这个场面后来成为每天上班前通勤必修课。

其实相比较而言,早班地铁没那么容易破防,因为毕竟才睡了一晚上,精神没那么容易崩溃,最容易破防的时刻是晚班地铁。在回去的路上,换乘到了下一条线的站台上时,经常会发现下一班的地铁刚巧闭上了门,正准备走,而这意味着下面又要等待接近10min才能等到下一班,如果某一天很不走运,连着换乘3次都遇到这种情况,就极其容易破防。本来在地铁上可以看看书、背背单词,或者看看视频,但是这种情况下往往会emo一路回到家,疲惫不堪。

“北京真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城市。” 昨天跟朋友吐槽。